周四美元兑日元升至一个月高位,高于 144 日元,因为货币政策分歧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当天晚些时候将公布关键的美国通胀数据,该数据应该会指导利率走势。
与此同时,在中国人民银行再次设定强于预期的中间指导利率后,人民币从一个月低点进一步小幅下跌,显示出对近期疲软的不满。这帮助澳元和新西兰元从近两个月低点回升。
美元自 7 月 7 日以来首次升至 144.08 日元,因市场认为日本央行将缓慢退出刺激措施,尽管交易员大多押注美联储已完成加息。
原油价格上涨至一月份以来的最高点也令日本货币承压,因为这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是主要的石油进口国。
IG 市场分析师托尼·西卡莫尔 (Tony Sycamore) 表示:“事实上,能源价格已经上涨了近七周,这无疑给日元带来了压力。”
他表示,“如果美元在 CPI 之后再次出现波动,”突破 145 点可能会打开通往 148 点的道路。
尽管日本央行上月底决定放松对长期收益率的控制,但政策制定者强调这一变化是一项技术调整,旨在延长刺激措施的保质期,主要由负短期利率决定。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策略师克里斯蒂娜·克利夫顿(Kristina Clifto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本周早些时候疲弱的日本劳动力现金收入数据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即日本央行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0.1%不变。”
“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相对货币政策前景表明美元/日元可能会受到支撑。”
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在 CPI 数据公布之前,美元走势温和,衡量美元兑日元以及包括欧元和英镑在内的其他五种货币的美元指数在亚洲午后基本持平于 102.50,接近本周交易区间大致为 101.98 至 102.80 的中心。
不过,与上周五相比,该指数上涨了 0.5%,使其连续第四周上涨。
中国经济数据不佳后,美元受益于避险需求,而随着价格压力缓解,美国经济软着陆的说法继续增强。
华尔街经济学家预测7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8%,与上月持平。
货币市场目前认为美联储在 9 月会议上放弃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为 86.5%,并预计下一步行动是降息,可能在明年春季。
周三的数据显示,上个月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此前一天的报告显示进出口降幅均超出预期。
然而,在中国人民银行周四再次设定强于市场共识的官方中间价后,人民币在离岸交易中小幅上涨至7.2246,连续第二天走强。周二离岸人民币跌至7月7日以来最低点7.2514。
本周倾向于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的澳元兑美元上涨0.15%至0.65385美元,从周二的低点0.6497美元反弹,为6月1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新西兰纽元上涨0.1%至0.6058美元,脱离周二低点0.6035美元,这是6月8日以来的最低水平。